3月5日凌晨消息,新浪(NASDAQ:SINA)在2009年第四季度出现了七年以来的首次运营亏损,对新浪财报进行分析后发现,亏损最主要的原因是新浪MBO造成的1020万美元损失,其次包括期权费用750万美元、放弃老UC平台带来的无形资产摊销240万美元以及与三季度相比,因乐居分拆上市,房地产广告业务未计入财报。
总结来看,新浪运营亏损主要是四季度计提运营费用较多及房地产广告业务没有计入财报,新浪的两大主营业务——网络广告和移动增值业务运营情况正常。
新浪昨日发布了2009年第四季度财报,净利润达到3.73亿美元,净利润暴增的原因是因分拆房地产频道新浪乐居上市获得了巨额的一次性账面利润,扣除了这部分利润后,新浪该季度的净利润为1910万美元,但其运营利润七年来首次出现亏损,亏损额为342万美元。
对于毛利率55.8%的新浪而言,什么原因造成了它的运营亏损?分析财报后发现,主要是以下四个原因——
最主要的是新浪11月27日完成的MBO造成的1020万美元的损失。
新浪在2009年9月28日宣布,向CEO曹国伟等管理层控制的“新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New-Wave Investment Holding Company Limited)”发行约560万股新股,融资1.8亿美元,价格为每股32.14美元,这比前一个交易日折价8.8%。
两个月后的11月27日,新浪宣布完成交易,在MBO消息、业绩回暖等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新浪在11月27日当天的股价已经达到了44.78美元,但交易的股票价格仍然是按照之前约定的32.14美元,从账面上看,管理层控制的公司每股已赚了12.64美元,相当于新浪公司把每股44.78美元的股票,以32.14美元的价格“贱卖”(账面上看)给了管理层控制的公司,新浪公司有损失,因此需要计提一笔股票补偿费用,列支在运营费用中。
按照美国复杂的会计准则,在第四季度共计提了1020万美元的股票补偿,每股接近2美元,而非每股12.64美元的账面损益。
对于没有按照账面损益计提的原因,一位分析师向网易科技分析说,这其中涉及比较复杂的核算模型,考虑的因素包括44.78美元的股价其中包括MBO利好消息的刺激(即没有MBO消息刺激股价不会这么高),管理层控制的公司的股票有6个月的限售期,套现时股价有上涨或下跌的可能,比如新浪前天(北京时间3月3日)的收盘价就已滑落至35.85美元。
第二个原因是,新浪在第四季度支付的750万美元的股票期权费用。
新浪在第三季度财报中预测,如果不发新期权,新浪第四季度的股票费用为300万美元,第四季度比预测多出的450万美元即为管理层及员工发放的新的期权。网易科技获悉,去年第四季度——新浪完成MBO、管理层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的这一季度,间隔数年之后,新浪向员工派发了一批期权,一些高级编辑已经拿到。新浪财报披露,这批新发行的期权价值450万美元。
第三个原因是,放弃老的UC平台带来的240万美元的无形资产摊销。新浪在2004年7月以36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UC,现在放弃老的UC平台带来了240万美元的无形资产摊销。新浪将启用全新研发的新的UC平台。
第四个原因是,与上季度相比,新浪乐居因分拆上市,其收入及费用未计入本季度财报。
新浪房地产频道新浪乐居在去年10月被分拆上市,新浪持股33%,不再合并报表,只是作为投资收益计入财报。
房地产广告在门户网站的广告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去年房地产市场非常火爆,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新浪乐居份额最高,因为没有被计入四季度财报,所以与之前的季度相比,这也是新浪运营亏损的一个原因。
由于新浪乐居的盈利情况今后将以投资收益的形式体现在财报中,所以它今后的业绩好坏,对新浪的运营利润也不会产生影响,但会影响净利润。(云威) |